
2019年努尔等人用独创的、不含添加剂的生物墨水打印出类血管化组织和类心脏组织。不过这个组织还需要增加内部细胞数量,也得建立一个长期提供营养物质的传输通道。同年,格里戈里扬等人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中的光固化原理成功打印出可以交换氧气的类肺部部分结构。在制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血管网络和内部气管模型要有机结合。既要保证血管内部红细胞能交换氧气,又要保证气管能胀大缩小,要兼顾这两个不同系统。

喷墨式生物打印领域,2011年阿莱(Arai)运用喷墨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了1毫米厚的二维图像,还打造出了9×9毫米、高度5毫米的三维金字塔结构。到了2017年,帕克(Park)等人利用带有压电陶瓷的喷墨打印喷头,直接把含有活细胞的墨水打印到培养液里构图。这里有他们使用的三轴可控压电喷墨打印系统的设备示意图,以及打印出的二维图像。